第69章 林耀东:发家致富,从制冰糖开始_让你写乡村振兴,你居然写这个?
奇书网 > 让你写乡村振兴,你居然写这个? > 第69章 林耀东:发家致富,从制冰糖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9章 林耀东:发家致富,从制冰糖开始

  第69章林耀东:发家致富,从制冰糖开始

  “人家金姐偷你家鸡了,看你急的!”

  “于老师虽然是个娘炮,但最起码是个男的,嫉妒林萧很正常。”

  “他只嫉妒男的嘛,他还嫉妒杨老板!”

  “金姐和杨老板关系不错,你们两家粉丝针对于老师,这不公平吧!”

  “这个我可以作证,有人问杨蜜和杨莹谁漂亮,金姐毫不犹豫回答杨蜜,还说要跟她做闺蜜!”

  “金姐做人敞亮,杨老板豪爽大气,于老师嘴毒闻名于世!”

  “不要吵了好吗,别忘了伱们是来干嘛的!”

  “我去,就吵了一会儿架,林萧偷偷写了这么多,是怕我不够看吗?”

  直播间彻底沦为战场。

  三家粉丝,就跟疯了一样,情绪全面爆发。

  林萧还一脸纳闷。

  自己现在不过是写个乡村概貌,怎么就引起这么强烈的吐槽。

  难不成这个平行世界里,也有类似的地方?

  绝对想不到,系统爸爸脑子抽风,把粉丝之间撕逼的槽点都累积到了他的头上。

  节目组的舆论风控小组,直接上了小号。

  暗戳戳地搞话题转移。

  “卧槽,林萧写的这个小乡村,好像我家哦!”

  “我家也是在沿海地区,但没他写的这么大。”

  “我数学不好,1.4万人口,1700户人家,那一户人家到底有多少?”

  “楼上的不是数学不好,是脑子不好。”

  “大家好好说话不行嘛,如果直播间被封,你们是不是就舒坦了!”

  “男主角也姓林,是不是林萧自己家?”

  “我也姓林,我就住在山沟沟里,跟他写的没有半点相似!”

  “悄悄问一下,我大姨妈来了,能在直播间看林萧吗?”

  “不能,看了会怀孕!”

  “噗哈哈,这直播间到底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我都笑岔气好几次了!”

  ……

  林萧手速极快。

  有条不紊地做着前期铺垫。

  “塔寨村坐落在东山市沿海地区,从第一批人迁居来此,已经有八百多年历史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只剩下林姓这一支,属于单姓村落。”

  “但因为从祖上继承下来的宗族观念比较强烈,林氏依旧保持着修建宗祠的古老传统。”

  “不管是哪家子孙有了出息,都必须带头集资修建祠堂,这也让整个塔寨村的祠堂数量,达到了四十多处!”

  “保存完好的祠堂门迎石柱上,都是村里族老指定的德高望重之人专门写的楹联。”

  “塔寨村的林氏,是名副其实的千古望族!”

  “而且他们每个塔寨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那就是修建祠堂时,谁出钱最多,就代表谁受到祖宗更多的庇护!”

  “现如今,整个塔寨村1.4万人口,都姓林,但分属于三房。”

  “三个房头,又以大房房头林耀东唯马首是瞻。”

  “原因就是,自从林耀东去香江闯荡一番,回到塔寨后,原本靠打鱼为生的村民,就有了新的行当。”

  “五千米长的海岸线,再难见到塔寨村渔民的身影,只有些破旧的船只,似乎在诉说塔寨村之前的穷困。”

  写到这里,林萧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这个林耀东是真的有本事。

  如果他给村民带来的职业不犯法的话……

  直播间的画风终于被拉了回来。

  网友们纷纷自动代入。

  “大概知道那个年代了,我爸也是从香江回来后,开始收破烂的。”

  “那时候流行卖电器吧!”

  “我记得那时候还有大哥大,搬砖那么大,信号还不好!”

  “说到宗族观念,我们这边现在还有这个风俗呢!”

  “大房二房三房,各有一个房头作为话事人,但是整个村子里又有个村委会书记,是这样子的吧?”

  “太有代入感了,我家之前就是打鱼的,现在还是。”

  “这样的乡村,怎么发展我是想象不出来的,因为我家那边除了修了一条路,还是很穷。”

  “好好跟林萧学,他的剧本总是能启发人的灵智!”

  评委们被刚才直播间的架势,狠狠地震慑住了。

  这要是人手拿一把AK,只怕他们渣都不剩。

  海晏和乌尔杉稳如泰山。

  杨蜜和金姐不知聊什么,俩人都在捂嘴偷笑。

  于争以为这俩女人,背后嚼舌根子,满脸怒意,用力抿着嘴瞪着他们。

  这画面,实在太美!

  有的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大,还把这一幕做成了画。

  发到了网上。

  标题:我和那女人不共戴天。

  网友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集体笑喷。

  《指尖上的脑洞》也跟着大火。

  观看直播的粉丝数量,在短短五分钟里,就突破了一百万。

  林萧的直播间里,话题更是出奇地一致。

  “渔村想要致富,只有一条路子,贷款买大船!”

  “我认为,有海作为背景,可以开发旅游项目。”

  “不是说有八百年历史嘛,肯定有些旧址,先申遗,再弄点诗词歌赋,把人文气息补上去。”

  “如果交通很方便的话,还可以搞民宿,美食!”

  “这样的村落,一般都会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开发的重点。”

  就这样,刚才还不掐死对方不算完的粉丝们,现在全都变成了致富小能手。

  出的主意,一个比一个溜!

  有的甚至直接甩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项目一览表。

  畜牧业排在首位。

  养猪牛鸡鸭鹅兔子等等,不一而足。

  旅游业排在第二位。

  用设计者的话,谁家往上数十代,不是农村人?

  要想拉投资,吸引人气,就看谁故事讲得好!

  农业排在第三位。

  现在的城里人都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浪漫田园生活了。

  那就直接建大型采摘园。

  当地人只管种,等果实成熟了,就把广告打出去,让那些闲得蛋疼的小资们帮忙摘,给咱送钱。

  顺便在村里再搞点农家乐,民宿。

  反正年轻人都出去上学打工了,这房子闲着也是闲着。

  好家伙!

  这直播间,一下子就从硝烟味,变成了铜臭味。

  仿佛一伸手,钢镚就要从屏幕里自己掉出来一样,看得人口水直流!

  但这美好的畅想,一下子就被林萧的剧情给打乱了。

  他写道。

  “林耀东回到塔寨村后,第一时间召集自己那一房的兄弟,支起了大锅灶。”

  “旁人问他这是要做什么?”

  “林耀东回答说:制冰糖!”

  塔寨村当时的确流行种植甘蔗,大家也没有想太多。

  十几家的柴火灶,每天烧的呼呼旺,按照林耀东的方子开始制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aali.net。奇书网手机版:https://m.laali.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